聚焦沥青温拌剂性能研究,探讨其与沥青、集料的配伍性,分析 0.4% - 0.8% 推荐掺量下小样量实验的误差问题,提出放大比例实验的优化策略,为温拌剂工程应用提供参考。研究表明,所选温拌剂在该掺量范围配伍性良好,但小样实验误差显著,放大比例实验可有效提升结果准确性与工程指导性。
关键词
沥青温拌剂;配伍性;掺量;实验误差;放大比例实验
一、引言
随着绿色道路建设理念普及,沥青温拌剂因能降低施工温度、减少能耗与污染,成为道路材料研究热点。温拌剂的配伍性及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至关重要,但小样量实验中,微小添加量易导致操作误差,影响温拌剂性能评估。本文旨在研究温拌剂性能,解决小样实验误差问题。
二、温拌剂配伍性实验研究
(一)实验材料与方法
实验选用 3 种道路石油沥青(A、B、C)、石灰岩集料及新型表面活性类温拌剂。通过观察混合均匀度,测定混合沥青针入度、软化点等指标评估与沥青配伍性;开展沥青 - 集料粘附性、马歇尔稳定度及车辙试验,探究对沥青与集料结合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。
(二)实验结果分析
结果显示,温拌剂与三种沥青相容性良好,混合沥青指标符合规范。在集料配伍性上,温拌剂提升了沥青对石灰岩集料的粘附等级,增强了混合料高温与水稳定性。但小样量实验中,因温拌剂添加量微小(如 500 克沥青按 0.4% 掺量仅需 0.2 克),称量精度不足、人工操作误差导致数据离散性大,影响结果判断。
三、温拌剂掺量实验中的误差与优化策略
(一)小样量实验的误差问题
在 0.4% - 0.8% 掺量梯度测试中,掺量越低实验结果波动越大。如马歇尔稳定度测试,0.4% 掺量下数据差异达 8% - 10%,0.8% 掺量时波动在 3% - 5% 以内。误差主要源于微量称量精度不足、人工操作洒落残留及小样搅拌分散不均,使实验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温拌剂性能。
(二)优化策略:放大比例实验
放大比例实验可解决小样误差问题。扩大实验规模能提高称量精度,减少操作误差;同时可拓宽掺量探索范围,灵活调整掺量梯度,更全面掌握掺量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,筛选更优掺量方案。
四、放大比例实验对工程应用的意义
放大比例实验材料用量接近实际工程,能更好模拟施工环节,避免性能评估失真,为温拌剂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提供可靠数据,增强实验结果对工程应用的指导价值。
五、结论与展望
本研究表明,0.4% - 0.8% 掺量范围内,温拌剂与沥青、集料配伍性良好,可改善混合料路用性能。小样量实验误差影响结果准确性,放大比例实验能有效优化。未来应将放大比例实验纳入标准流程,结合自动化设备提高精度,开展多尺度对比研究,完善温拌剂性能评估理论与应用体系。